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高血压治疗新思路!短链脂肪酸与高血压的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2024-12-16   浏览:104次

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可变因素。虽然近几年高血压的防治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总体呈增高趋势。

 

近年来的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在高血压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通过多种机制影响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并提出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成为未来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思路。


1703493993066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

 

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然而,许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已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脑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失忆等,所以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SCFA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短链脂肪酸(SCFA)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短链脂肪酸通过抑制这个系统,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1710921957071


什么是短链脂肪酸?

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是肠道菌群(益生菌:一种特定有益菌)在肠道内代谢产生的一种重要代谢产物。

 

是肠道菌群内特定的结肠厌氧细菌发酵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后代谢产生的主要细菌代谢产物。

 

短链脂肪酸可以调节肠道环境,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肠道菌群是什么?

肠道菌群是指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组成。它们在维持肠道健康、消化营养吸收、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当肠道内的有害菌大于中性菌或有益菌时,肠道菌群就不再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肠道菌群失衡、紊乱会导致肠道环境不健康,从而给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带来一系列危害。


1704700786276


肠道菌群的作用

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合成和代谢生物活性物质,调节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肠道菌群还可以影响血管收缩和舒张,改变血管壁弹性,影响血压的调节。

 

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

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健康人存在差异。高血压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较低,即菌群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

 

同时,某些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的数量减少,而潜在致病菌群如厌氧菌、变形菌等则相对增多。这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有直接关系。

 

菌群紊乱对血压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随着低度慢性炎症状态。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增加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发展。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联系

在相关研究中,一些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观察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呈正相关,例如,一项研究发现,高盐饮食可以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进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新途径。

 

肠道菌群中某些菌株可以通过合成短链脂肪酸,如丙酸、丁酸等,可以减少肠道有害菌,从而增加有益菌的比例,抑制高血压的发生。

 

由上述可见,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证肠道健康是防治高血压的一大关键因素。

 

与摄入益生菌在人体内存活率小对肠道起不到关键作用相比,摄入益生菌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更为科学有效。因为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发酵膳食纤维的最终产物。短链脂肪酸可以直接参与肠道的生理调节过程,增强肠道免疫系统,减少炎症。短链脂肪酸还参与人体三羧酸循环,对促进代谢也有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患高血压的机率。

 

短链脂肪酸作为一种潜在的高血压防治策略,通过摄入短链脂肪酸补充剂可以增加短链脂肪酸的摄入量,从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当然要注意应用方式和剂量。

 

在高血压防治的道路上,短链脂肪酸为我们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短链脂肪酸将会成为高血压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酒局守护神 #酉神1号 #酉神一号 #酉神壹号 #酒神1号 #酒神一号 #酒神壹号 #酉神1号解酒液 #酉神1号有机酸解酒液



返回首页GO 购买酉神产品